Ann's軟裝美學筆記
  • 關於我
  • 部落格
分類

國際酒店設計案例

Cidade-Matarazzos
國際酒店設計案例

2022最藝術的酒店-讓.努維爾和菲利浦史塔克強強聯手打造

by Ann 2022-02-28


自2011年香港新世界集團收購瑰麗酒店,瑰麗酒店就快速地在全球拓展版圖,但是仍秉持瑰麗酒店創始的精神,即最合宜地呈現當地歷史、文化、地理與建築的特色。這次首度進駐南美,在巴西市中心聖保羅開設,並由普立茲克獎得主讓.努維爾(Jean Nouvel) 和鬼才設計師菲利普史塔克(Philippe Starck)共同聯手設計規劃,讓瑰麗酒店在全球又增添一間非凡之作。和北京瑰麗酒店皇室(Royal)風格不同的是,巴西的瑰麗酒店屬於酒店品牌系列中的殖民風格(Colonial)。巴西是一個歷史多樣性的國家,又是一個中滿活力的想像力天堂,同時酒店坐落在歷史悠久的馬塔拉佐(Matarazzo) Maternity婦產科醫院,一旁就是聖盧齊亞教堂,這是另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經過精心修復以保留其 1922 年的建築風格。所在區域是由20世紀初的歷史建築群改建的高級住宅區(Cidade Matarazzo)擁有超過一萬棵原產於巴西雨林的樹木,受到這片綠色走廊的啟發,建築師讓.努維爾設計了一座近100M的垂直花園塔樓(Mata Atlântica Tower ),與一旁的瑰麗酒店相通,是酒店與住宅的綜合體,室內的設計則由菲利浦史塔克操刀。

Cidade Matarazzo
Cidade Matarazzo 區域規劃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正是周圍的高樓;它們與產科病房沒有任何共同之處。此外,這些高樓不是任何特定城市的特徵。我所看到的只是一種國際模式的自動複製,無意識地空投,沒有任何地方感。我不想與這些塔有任何關係。當您靠近馬塔拉佐時,進入後,您會發現主宰這個地方的小氣候。高大的樹木創造了一個特別鼓舞人心的庇護空間。所以我決定進一步提升這個地方的精神,這個由高大樹木構成的小天堂的靈魂。我想的剛好和聖保羅塔相反。

-讓.努維爾 Jean Nouvel
Mata Atlântica Tower 花園塔

這座垂直花園花了六年的時間,研究測試了許多樹種,確保它們能夠在狂風和暴雨中依然屹立不搖,這座由250多棵樹裝飾的垂直森林,儼然是對於巴西雨林的致敬。

負責內部室內設計的菲利浦史塔克,花了七年多的時間,也是多次的訪問巴西,深入地了解巴西的歷史、文化、材料、工匠資源等等,找到能夠表達巴西精神的設計方式,

起初,我很震驚

馬塔拉佐是如此脫離背景,脫離時間,與現實不符。夢幻般的景象,就像一個被仙女守護的鐘罩裡的奇妙故事。這個地方無關緊要;它是聖保羅的精髓,尤其是在這裡出生的人。尋找一顆能夠表達巴西人民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神的寶石,他們居住在聖保羅是神奇的。這是一個讓我們立即投入夢想、想像和兒童和成人都珍視的童話故事的地方。在那裡,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菲利浦史塔克 Philippe Starck

身為藝術總監,史塔克用自己的角度看到了這個區域(Cidade Matarazzo)的寶藏,他的目標便是將巴西與生俱來的創造力,透過他的設計反映其深厚的文化根源並融合現代的生活方式來強調巴西珍貴的雨林資源,喚起人們保護自然的意識。

一個完美的案子要完成,當然業主方的支持和認同是相當重要,有句話說,設計師把握設計的下限,但業主決定設計的上限。這個酒店項目是由曾參與修復巴黎皇家蒙索酒店而聞名的實業家Alexandre Allard發展的,並委託瑰麗酒店管理經營, 再度與菲利浦史塔克以及讓.努維爾合作,對於項目的目標與默契都是非常一致。

設計師Philippe Starck和實業家Alexandre Allard

室內部分在菲利浦史塔克的指導下,以”慢奢華”的基調尊重在地的文化與自然資源,由當地藝術家和設計師家具來構思,共有57為藝術家和450件訂製的藝術品,讓巴西令人著迷的創造力在這座熱情的城市中奢華展開。

沒有藝術和文化就沒有奢華
-總經理Edouard Grosmangin

從門廊車道到大廳,高度超過四米的柱子保留著被昆蟲所蛀的痕跡,布置成書架放滿了各式藝術文化的書籍,入口處的地毯是藝術家Regina Sliveira Entrada設計的昆蟲創作,代表著失落的森林也暗喻著巴西的政治,讓接待大廳營造著使抵達者能夠感受到身處在自然中的舒適狀態。

藝術家Sandra Cinto手繪的動植物花紋,用巴西傳統的工法製作的磁磚以及大型手工壁畫,分布在頂樓的游泳池區和酒吧區。

走廊和梯廳則是佈滿了巴西塗鴉藝術家 Ananda Nahú繪製的壁畫。

酒店共有六個獨特的餐廳和酒吧,Rabo di Gaio Bar酒吧是酒店內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天馬行空的天花板是藝術家Cabelo花了68小時在天花板手繪而成,描繪了某種精神分裂症的藝術,搭配每晚的爵士樂,讓住客在熱情紅色與大膽黃色的迷幻星空下,忘情起舞。

受到迷戀巴西的法籍瑞士小說家Blaise Cendrars的啟發,定位為小酒館的Blaise不僅以其命名,正如小說家當年踏上這塊土地被巴西這座翠綠的海洋吸引,這個空間的設計實現了小說家的想像力,餐廳的木牆鑲嵌著綠色石頭,每一個都是由玻璃製成的,這些玻璃是通過拋光巴西火山石的細緻技術製成的,這種技術與切割鑽石的機器相同。在餐廳的裝飾中藝術家Fernando de La Rocque手工設計的瓷磚,仔細看瓷磚的組成中還隱藏著一個女人分娩的圖像,十分的有意思。

Le Jardin是從大堂一直延伸到花園的玻璃餐廳,在餐廳的門上,刻著法國詩人 Paul Valéry 的一段話:”我是墳墓還是寶藏,這取決於路過的人。無論我是說話還是保持沉默。這只取決於你。朋友,沒有願望就不要進入這裡”,這段文字是在1937年刻在巴黎夏洛宮人類博物館的入口處,在這裡巧妙地暗示進入餐廳的客人,該以什麼樣的態度走進這座優雅的餐廳。

花園塔(Mata Atlântica Tower ),也是一項生物多樣性計劃,這些空中植物並非僅是小型蕨類植物,而是15-18M的巨大樹木,這些來自於巴西熱帶雨林的樹木和植物,讓酒店式公寓中的私人陽台如一個開放式的戶外庭園,和急需綠色植物的聖保羅混凝土叢林形成強烈的對比,作為巴西最環保的開發項目之一,這裡無疑是都市綠洲。

套房的室內配色以大地色為主色,木質牆壁、白色亞麻質感的織品,點綴調性一致且讓空間感覺溫潤的黃銅、藤和石材等,家具的設計也以有機的曲線和構造和戶外的植物樹叢相呼應。

酒店中每間客房的藝術品都不盡相同,用吉他、馬拉卡琴以及巴西詩人的詩集作為裝飾,就像瑰麗酒店的總裁Radha Arora說:”巴西豐富的遺產影響著酒店各個方面。”

連酒杯上都有藝術

聖保羅酒店是絕佳的軟裝案例,藝術是軟裝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絕非僅是用藝術品來堆砌一個空間,空間的展現和使用者之間必須能在情感上產生連結,優秀的酒店案例,將常扮演著當地人文和歷史的解說者,從建築到建材到家具到軟件,每個細節都能讓遠到而來的旅人在短暫下榻時光中感知到在地的文化。居家空間也是如此,對於業主的品味和習慣的理解,透過硬裝和軟裝的設計規劃呈現出他們想要的生活氛圍,每個家對舒服都有不一樣的定義,就像我們不一定能理解聖保羅瑰麗酒店裡的每一位藝術家創作,但是抱持尊重和欣賞的眼光,才能開拓新的美學視野。

2022-02-28 0 留言
FacebookLINEEmail
The Museum Hotel Antakya
國際酒店設計案例軟裝設計技巧

古羅馬遺跡上的酒店

by Ann 2022-02-23

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家酒店被列為全球52個必看的地方之一,這家名為安塔基亞博物館「Antakya Museum Hotel」酒店是位在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基亞(Antakya)的斯塔利烏斯山(Starius )山上,是全球首座在古代遺址上進行修護和建造的酒店。當初酒店選址的時候並不知道這底下竟然藏著古羅馬城市的遺跡,直到開工到一半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地底下是西元前三世紀的古城安提阿(Antioch)的遺址,這的地方是羅馬帝國通往亞州的重要地點,更是在基督教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是追隨耶穌的人第一次被稱為「基督徒」的地方,這裡經歷過羅馬時代拜占庭時代以及鄂圖曼時代等古老文明,在開挖時還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單層馬賽克地板遺跡。

在建造的時候不僅有建築團隊還有考古團隊和歷史學家等,營造的成本也高於原本1.2億美金的四倍,房間也從400間縮減為199間,並委任EAA(Emre Arolat Architecture)建築事務所來主導這次項目。可以看到建築為了維護古蹟,做了架高,有66根直徑120CM的巨型鋼柱,架高了整座酒店,保護了整座地面遺址,讓整座酒店像是漂浮在半空中的建築,酒店總共分為四層,第一層是博物館第二層是大廳和餐廳等公共區域,圍繞著考古遺跡而設計,第三層為客房,在客房的露天觀景台中可以觀看馬賽克考古景觀,第四層是天棚,走廊使用玻璃帷幕,走在上面像是懸浮在半空,引導住客穿越底層的古羅馬城市廢墟,感受從未來看過去的考古之旅。

這座酒店內隱藏著令人歎為觀止的地下景觀,可以看到當時充滿碎石的古代街道,坍塌的牆壁,還有佔地836平方公尺世界最大的地中海時代元素的馬賽克地板,像這樣難得擁有千年歷史與考古遺跡特色的酒店,不禁讓我很想知道他的軟裝設計如何運用這樣的資源。

安塔基亞博物館酒店的室內設計是由土耳其設計師Aslı Arıkan Dayıoğlu領導的Designist團隊來完成,主要區域的所有家具、照明、配件選擇和定制設計地毯由設計師設計,在考古遺跡中最有特色的馬賽克地板也成為了整個軟裝設計的靈感來源,從顏色的組合到造型的延伸讓整個設計氛圍達成一致,空間中大量採用米色調,搭配溫和的橙色、綠色調,營造平靜和放鬆的室內空間,房間床頭用粗糙牆繪著和當地遺址圖騰相應的壁畫。

餐廳的設計靈感則是來自當地的香料食材和安塔基亞特色的開胃菜延伸,由Kriska Dekor(位於西班牙專門設計生產金屬裝飾鍊的設計公司)設計的拼貼鍊裝飾,另外也與Karo Siman(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生產馬賽克磁磚的廠商)共同特別訂製的地磚,餐廳的壁面裝飾也是擷取馬賽克的花紋飾品來點綴。

水療館Balance Spa的設計則在 2020 年 Ahead Awards 中入圍“最佳水療與健康”類別,受到安塔基亞古城的啟發,運用當地特有的黃白色石灰石,和其溫和的色調營造水療的儀式感。此外,設計師在思考水療儀式組成的元素時,發現了六邊形水分子組成的排列結構,因此六角形這個符號也成為了這家酒店的設計圖案,從這個圖案延伸出相近的設計圖騰,在不同的區域中重複出現,這也是設計手法中常用的拆解重構並創造隱喻的方式。

其實這個案例不斷在我腦海中咀嚼,這間酒店很直觀的承襲了古希臘羅馬的美學,從古自今的過度,承載了多少歷史文化中美學進化的過程,軟裝美學的歷史從埃及的壁畫和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家具(海特菲斯皇后座椅)開始,經歷希臘羅馬到近代到極簡必然有一個脈絡延續著,美學絕不是無中生有,它是歷史文化的沉澱、社會發展的結果,看似千變萬化但實則有一個規律在,和大自然是一樣的,即使是混搭也不是亂搭。然而對這個講究速食文化的時代裡,2300年是一個多麼不可思議的漫長歲月,這間酒店積累跨越時空的美學底蘊也考驗了設計師的功力,相信設計師 Aslı Arıkan Dayıoğlu 在承接這個案的時候壓力應該非常大,在時間、經費、人員各方面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想她已經做了最好的規劃。


室內設計師Aslı Arıkan Dayıoğlu
2022-02-23 0 留言
FacebookLINEEmail
國際酒店設計案例

什麼樣的軟裝能配得上一間有態度的酒店

by Ann 2022-01-18

從環境到建築,從室外到室內,從硬件到軟件,可以見得一間酒店的態度,以及他將提供給入住的旅客什麼樣的體驗。

剛拿下2021 AHEAD Global award 新建酒店獎的麗江HYLLA_物與嵐,一座位於世界文化遺產中的酒店,必須是忠於它得天獨厚的文化位置,也必然要有它應有的態度。

物與嵐位於玉龍山腳下千年古鎮白沙鎮中,這裡曾是土氏吐司一族的發源地,曾是統治麗江四百多年的納西王族的祖宅聚落,業主希望酒店能服從環境融於其中,展現人與自然與文化的和諧關係,因此承接此案的杭州觀堂設計以最樸質的設計手法,不炫技甚至盡可能放棄設計的設計來去完成。酒店建築採用當地的貴峰紅石材與回收木材,並且延續當地居民納西族的傳統工法,用一塊塊打磨過的石頭蓋建而成,使物與嵐成為當地文化與現代設計相遇的載體。

Hylla Vintage Hotel一期共有6個院落,分別名為:一澤、二木、三川、五浮、六塵、七景,共36間客房,每间房面积在60-65平米之间,从每个房间看出去,都能将雪山、森林、草地、納西族的民居收入眼底。

進入酒店前得先經過帶有儀式感的遊廊與高牆,在入門的霎那,視覺穿越如山巒延綿,靈感來自於茶馬古道的馬幫鈴鐺的300個銅鈴矩陣吊燈,真正的實現了「開門見山」,前來迎賓的便是壯麗開闊的玉龍山,還有一把 Nozib的太陽椅,歡迎您上座。

這樣一間承載著自然與文化資源的酒店,擔任著療愈來自世界各地旅人身心靈的使命,空間的軟裝必然也要為此精神做出貢獻,我想以家居設計史上最具人文氣息的傢俱來傳遞這個精神再適合不過了,因此整個酒店個空間搭配現代中世紀傢俱,和充滿原始野性和手作質感的非洲部落藝術品,和帶著民族感的當代藝術家作品,成就了這座有特色的Vintage HOTEL。這些歷經近百年仍然影響著現代家具設計的不敗經典款,是古典過度現代、匠人工藝與設計工業碰撞的成果,在這樣一個跨越時空的空間中的搭配給予了當代旅人的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路。

來看看有那些家居軟裝配得上這間有態度的酒店

入門迎賓傢俱

Nozib Sun Lounger – Nils-Ole Zib,1989
Table In A Jar – Albert Larsson,1959

大堂的沙發和邊桌

Isamu Noguchi Coffee Table – Isamu Noguchi,1944
Le Bambole Sofa – Mario Bellini,1972

Sofa Model DS-47 – de Sede(廠商),1974
PH-80 Floor Lamp-Poul Henningsen,1927

圖書室的沙發單椅茶几和書櫃

Baker Sofa- Finn Juhl,1951
Flower Coffee Table – Christine Schwarzer,1945
Panton Chairs/S Chair,1959
Bookcase – Børge Mogensen,1960年代
Screen 100 – Alvar Aalto,1936
Akari Light Sculptures(UF3-Q)- Isamu Noguchi,1960年代
· Akari Light Sculptures(1AD)- Isamu Noguchi,1960年代


大堂酒吧的中央從空中懸掛的壁爐,靈感來自納西族圍爐烤火的習慣,納西族擁有銅製手工技藝的特色,也展現這座由工匠手工打造的壁爐上,另外岩腳餐廳,取名源於位於酒店另一頭岩腳村,運用當地特有的食材與料理,保留雲南特有風味。

panish Chair – Børge Mogensen,1958
AsAstro Coffee Table- Victor Wilkins,1960s
Series 7 /3107 – Arne Jacobsen,1955
Swan Sofa- Arne Jacobsen,1958

1930-70年間是現代主義設計的開端,每間房間搭配的現代中世紀大師們設計的傢俱,展現歷史經典延續的生命力。同時客房的許多材質也都採用納西當地的元素,,如牆面材料加入當地特有的抗菌、防蟲的巴東紙,納西特色的竹編用於吊頂門、拉門、床頭造型,皮藝的部分用於床靠背、坐墊,淋浴間的地面和檯面則採用雲南的五花石、貴峰紅等等,讓訪客妥妥地感受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住房體驗。

另外在酒店的戶外還有一個落雲自然體驗中心,用當地特有的資源詮釋了Glamping”奢華露營” ,這座像從麗江落下的一片雲的建築物,屋簷像雲一樣的,遇見任何物體都能與它融合在一起,輕飄飄地不干擾任何物體,據說建築師程越的靈感來自於Kaare Klint設計的Safari Chair(遊獵椅),而這款椅子當年的設計靈感則是來源於非洲狩獵用的椅子,用這樣的設計將這份”野性”的審美與這片大地結合,也是展現了酒店對戶外精神的理解。

Falcon Chair Series – Sigurd Ressell,1971
The BKF Chair-Antonio Bonnet、Juan Kurchan、 Jorge Ferrari,1938

現代中世紀傢俱的軟裝在空間已然是實用藝術品的角色,因此無論是在這樣一間擁有自然與文化底蘊的體驗式酒店,或是居家空間都能夠很恰當地展現空間主人的生活態度和品味。

2022-01-18 0 留言
FacebookLINEEmail
老佛爺酒店
國際酒店設計案例

THE KARL LAGERFELD 老佛爺第一座設計酒店開幕了,中西混搭的時尚軟裝如何呈現?

by Ann 2021-12-30

THE KARL LAGERFELD 是老佛爺第一間也是唯一從頭到尾由他設計的酒店,這間位於澳門上葡京綜合渡假村內,於今年12月初開幕。雖然老佛爺並不是第一次設計酒店,但是都僅有設計局部, THE KARL LAGERFELD能和老佛爺同名的酒店,當然全部由他來親自操刀,這裡的一磚一瓦以及軟裝也是由這位時尚大師親自挑選的。酒店的設計以19世紀東西方ART DECO風格為基調,並且融入他的時尚創意,家具也是由他親自設計。

大廳櫃台的背牆老佛爺頭像標誌的LOGO,一眼就讓人辨識出這間酒店的標誌,不愧是老佛爺一貫的吸睛風格。整片紅色的櫃台牆,眼尖的電影控應該不難發現和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裡的那個櫃台牆有點神似,但是仔細一看,是一排排古代刀幣形狀但看上去卻像是一把把的鑰匙,就連這麼小的設計都帶有中國風。

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

整個飯店不是紅黑金就是黑白金的配色,黑白是老佛爺最愛的顏色,紅色和金色代表中國高貴的顏色,符號裝飾以中國的萬字、回字紋、玉如意、錢幣的圖樣設計在織物和家具上,並且在地毯壁紙紋樣中融入了老佛爺喜愛的18世紀路易15的風格,當時巴黎也正流行一股中國熱,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在老佛爺的設計中又再次相遇。

看過老佛爺的家,一定對他那面用兩萬五千本書堆砌而成的書牆記憶深刻吧,同樣的他將他的精神糧食設計在其中,以中國的月亮門貫穿一排排的門廊,彷彿穿越時空汲取古人的美學養分。

大家是否注意到他書的排列都是以橫放的形式,這手法在很多軟裝擺場中可以看到,因為英文書名排列的方式,所以才使用水平方式堆疊,這樣整齊堆疊也形成了重複線條的美感。

老佛爺的藏書牆

澳門曾經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酒店三樓的餐廳名為味賞”MESA”,是葡萄牙”餐桌”的意思,有著葡萄牙歡樂相聚的寓意,神秘的黑色線條加上巴黎車站的金屬質感和中式鳥籠吊燈、流星天花板,以及雕花扶手椅,從室內設計到餐桌的布置,都有老佛爺的身影。

泳池設計也別有一番老佛爺的心思,馬賽克拼貼的人頭像帶著巴洛克風格的時尚線條,倒映在恆溫的水面上,比較一下當時他為摩洛哥Métropole Hotel水療中心,在18塊玻璃板上繪製希臘神話場景的壁畫,看出老佛爺對古典的那份熱愛。

摩洛哥Métropole Hotel水療中心
2021-12-30 0 留言
FacebookLINEEmail
Ruralation-Museum-Hotel
國際軟裝設計新知國際酒店設計案例

<2021>HD第17屆年度設計大獎揭曉,豪華酒店大獎誰抱走了呢?

by Ann 2021-10-06

本文學習重點:

  1. 運用在地的材料
  2. 地質史和人類史的呈現方式
  3. 時間與空間的永恆表現
  4. 體驗歷史感的極簡奢華

第17屆HD Awards —酒店人的至高榮譽獎·美國《酒店設計》雜誌大獎,由知名建築師張雷主持設計,南京Ruralation Museum Hotel湯山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榮獲豪華酒店大獎,司馬相如萬萬沒想到千年後”家徒四壁”也能拿到被國際酒店肯定的”奢華”獎項,當年的卓文君欣賞的就不只是司馬相如的琴藝,還有他的居家品味了。

湯山雲夕博物紀溫泉酒店位於南京直立人遺址博物館的西南側,南京直立猿人遺址公園內,基地是在一處廢棄的採石場,石灰石礦產是湯山標誌型材料,因此石料加上白水泥就成為了這座溫泉酒店在地性的建材基因。

湯山雲夕博物紀乘載了湯山的地質史和史前猿人神秘的人類史,用建築空間紀錄時間與空間的進化史,從人類起源述說到當代直到永恆。

充滿儀式感的入口,兩側水磨石的通道有湯山溫泉淙淙的水浪聲,像是走入到神祕的洞穴般,沿著光線的指引拾階而上,大堂才逐漸映入眼簾。

在建築設計中運用東西南北軸線”強制性”地引導旅人進入沉浸式的體驗,創造空間與時間的無限延伸感,串聯著人與建築和自然。

每個房間都設有一個混凝土圓筒,那裡是室內泡湯池,抬頭即能仰望星空,邊泡湯邊冥想,究竟這裡是以管窺天還是見微知著,就留給每位旅人去著墨了。

這樣一個充滿考古與現代的建築,在室內的軟裝上體現要表達更多的是體驗感,在材質上和線條上的原始與極簡,沒有過多的裝飾,僅是寧靜地讓人感受時間與空間的樸實無華。

2021-10-06 0 留言
FacebookLINEEmail
  • 1
  • 2

分類

  • 品味生活美學
  • 國際軟裝設計新知
  • 國際酒店設計案例
  • 軟裝設計技巧

近期文章

  • 2022最藝術的酒店-讓.努維爾和菲利浦史塔克強強聯手打造
  • 古羅馬遺跡上的酒店
  • 什麼樣的軟裝能配得上一間有態度的酒店
  • THE KARL LAGERFELD 老佛爺第一座設計酒店開幕了,中西混搭的時尚軟裝如何呈現?
  • 蘇富比拍賣時尚教父老佛爺的居家品味

相關社群

Facebook Youtube Email

Newsletter

訂閱電子報

©2021 - Ann.版權所有 非經同意請勿刊載

Ann's軟裝美學筆記
  • 關於我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