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母親生日,我們全家在亞都麗緻巴黎廳1930為她慶生,剛好最近一直想寫一篇關於軟裝的美學五感體驗,吃完這頓飯,就有了靈感。

與建築美學的一致
一直以來風格是軟裝必須考量的要素,然而因著時代、環境以及主人的不同,風格可以擁有千千萬萬種的變化。亞都麗緻的建築基調是屬於ARTDECO的設計風格,從他的大廳、廊道、樓梯甚至洗手間,都帶有ARTDECO的裝飾元素,大量的幾何、對稱的圖形以及玻璃、金屬元素,混搭古典與現代的線條,當然巴黎廳1930的室內與軟裝無庸置疑也延續著飯店整體的風格。






融合主人和在地風格
然而隨著日籍主廚高山英紀的加入,2019年巴黎廳1930斥資了1500萬更新了裝潢,用餐的過程綜合了日本主廚運用台灣在地食材詮釋台、日、法混搭的五感體驗,日本人的廚藝讓台灣茶葉成了貫穿整個法國餐的靈魂食材,茶湯入菜、茶粉擺盤、法國無鹽奶油也印上了烏龍茶葉的花紋,盛裝在一體成形的木製奶油盒中,而日本匠人客製的陶坯餐墊上也印製了台灣茶葉的花紋,這個中西融合的美食文化體驗,讓我對現代的法式風格有了新的理解,軟裝也同樣隨著一個空間主人的特色和對在地文化解讀,創造出有個性的風格。



每個細節中的感官體驗
米其林一星主廚的菜色細節已有許多美食部落客寫過就不特別詳述,高顏質且有內涵的食物本身就是餐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盛放食物的餐具也是風格搭配的必要一環,其中最讓我愛不釋手的是專程由日本手工訂製的水杯,與主廚高山英紀在日本的餐廳 Maison de Taka 同款,杯緣設計的流暢度使得嘴唇的觸感極佳,且在燈光的倒映下呈現美麗的水波紋路,宛如藝術品,讓人目光不住地停留。
水杯是放置於桌面上最久的器皿,因此更需特別挑選,當時從精挑中的11款杯子再仔細選擇,站在用餐者立場反覆思考,經過一番討論後才定案。
~~主廚高山英紀
光一只水杯就要如此講究,杯中的內容物更不能馬虎,用30款來自世界各國的水和氣泡水,不同的水質、軟硬度、氣泡大小,滿足每個饕客的口感,搭配精緻的水杯,讓喝水這件在平常也不過的事也能成為一種享受。


餐廳的氛圍中當然少不了聲音,英國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家斯班瑟曾說過“聲音,是被遺忘的味道”,第一道「主廚歡迎小點」,便用音樂喚醒饕客的聽覺,由音樂療癒師陳沛元老師,運用有獨特空靈音色的手碟為餐點創作搭配的音樂,讓身體在回味食物色、香、味的同時也能有聽覺的滋味。
即使每道菜的擺盤和精緻度在視覺的滿足上已經足夠,但再加上一道蘑菇乾冰秀讓你下次吃任何菇類都難忘這道蘑菇清湯。
至於嗅覺更不僅僅來自食物的香氣,在端上洋梨.桂花.烏龍前,先端上裝著桂花香水氣囊香水噴霧瓶和一碟乾燥桂花,沒想到吃這道菜,也能從嗅覺和視覺經歷如詩人李清照對桂花的欣賞”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美感簡直滲透到靈魂裡了。


混搭風的靈魂無所不在
整個用餐的過程不僅體現巴黎廳1930的Fine Dining的精緻度,每一個細節都展現日本主廚的職人精神以及台灣茶入菜的手藝,每一口佳餚都讓人細細品嘗西方與東方混搭的韻味。因此,從更廣義的角度來談軟裝,不僅僅是要考量視覺上的色彩、型態、空間感,各種材質的觸覺,聲音在空間中的情緒,氣味營造的氛圍以及享受美食的味覺與其他感官受體的統合感知,都存在於生活的每個環節裡,所以我一直都覺得真正屬於這個空間的風格是在人們開始認真生活時才會產生,室內設計師或軟裝設計師的工作只不過是將一個未來你可能生活的樣態基礎給打造出來,至於是法式、還是美式、日式或是台式就看後續你如何混搭出屬於你個人特色的生活風格囉!